近期,我校材料与能源学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生物基材料与能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光学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刘应亮教授带领的生物碳(炭)与光学农业团队在锌电池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Construction of mixed ionic-electronic conducting scaffolds in Zn powder: A scalable route to dendrite-free and flexible Zn anodes”(论文链接:http://www.r95.3838348.com/doi/10.1002/adma.202200860)为题发表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021=30.849)上。
该研究工作率先提出在锌负极结构设计中引入MIEC的解决途径,为高性能锌负极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和新的思路,并拓宽了MIEC的应用范围,对设计其他类型高性能金属负极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我校与广东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张敏,通讯作者为梁业如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特支计划”科技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等项目的资助。(文图/材料与能源学院 张敏 王泳茵)